亚急性甲状腺炎,该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22-03-21 13:18:52


  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是春季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发病较急,由于初期表现与感冒症状类似、或临床症状不典型,再加上基层医院检验条件的限制,很容易发生误诊误治或者过度治疗的情况,临床医师应如何鉴别、明确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

  病因机制

  首先,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病因目前并不明确,可能多由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的变态反应对甲状腺组织造成损伤及破坏而导致。多数患者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病,常认为与柯萨奇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感染有关,也可发生于非病毒感染(如Q热或疟疾等)之后。

  临床表现

  其临床表现常见于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往往先累及一叶,而后扩散至另一叶,少数患者伴随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等临床表现,在触诊时能发现甲状腺局部肿块、质地偏硬、触疼明显、无震颤及血管杂音。患者同时伴发热、肌肉疼痛、乏力不适等全身症状,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在临床一般表现为三个分期。

  三个分期

  早期:即甲亢期,指病症初发阶段,此时患者临床表现为体重减轻、怕热、心动过速,其检测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以及甲状腺素(T4)均升高。

  中期:即过渡期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阶段,患者在甲状腺激素合成功能尚未恢复之前进入功能减退阶段,临床表现为水肿、怕冷及便秘等。

  恢复期:即甲状腺功能恢复阶段,多数病人数周至数月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仅少数成为永久性甲减。整个病程约6 ~ 12 个月,有些病例反复加重,持续数月至2年不等。

  亚甲炎不同病期的甲功表现

  注: 升高; 明显升高; 下降; 明显下降

  诊断标准

  1. 甲状腺肿大、疼痛、质硬、触痛,常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体征(发热、乏力、食欲不振、颈淋巴结肿大等);

  2. 血沉(ESR)增快,疾病早期 ESR>40 mm/h,甚至可达100 mm/h;

  3. 甲状腺摄碘率受抑制;

  4. 一过性甲状腺毒症的表现;

  5. 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或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阴性。

  鉴别诊断

  亚急性甲状腺炎在临床早期表现并不明显,需要注意跟Greaves病、疼痛性桥本甲状腺炎、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及甲状腺囊肿或腺瘤样结节急性出血注意鉴别。

  Greaves病:由于炎症对患者甲状腺组织的破坏,导致其甲状腺滤泡内的甲状腺素大量释放入血,引起心悸、多汗、手颤等甲亢的症状,故容易误诊为Greaves病。Greaves病人甲状腺没有疼痛及触痛,没有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摄碘率分离的现象,血沉正常。

  疼痛性桥本甲状腺炎:血沉正常,血TPO-Ab和TG-Ab水平明显增高,甲状腺活检见淋巴滤泡形成。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可见到身体其他部位的脓毒病灶,甲状腺的邻近组织存在明显的感染反应,血常规见白细胞明显增高、核左移,并有发热反应,甲状腺摄碘功能仍然存在,抗生素治疗有效。

  亚急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轻度肿大或正常大小,无内分泌突眼和胫前黏液水肿,无甲状腺血管杂音。甲状腺滤泡破坏,血循环T3、T4升高、血沉正常或轻度增高、TGA、TMA在80%产后型和50%散发型中轻中度升高、超声显示弥漫性或局灶性低回声、甲状腺摄碘率下降,甲状腺穿刺活检显示弥漫性或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对本病有诊断价值。

  甲状腺癌:快速生长可出现局部疼痛,但无全身中毒症状,甲状腺质硬、表面不光滑,活动性差,可出现区域淋巴结肿大,细针穿刺活检可见肿瘤细胞。

  甲状腺囊肿或腺瘤样结节急性出血:常在用力活动后骤然出现甲状腺疼痛,甲状腺局部有波动感,无全身症状,血沉和甲功基本正常,超声包块内有液性暗区。

  编排:梁许红 | 审校:Yin



上一篇: 1994年属什么生肖,和什么属相最配?
下一篇: 牙周问题如此重要,可它发出的信号却常常被我们所忽视

Copyright © 2010-2017 版权所有 一瓶巅峰能量咖啡官网正品旗舰店